
周小川:服務業發展存在歷史歧視
服務業發展是經濟結構轉變重點,要消除傳統計劃經濟及統計體系遺留下的對服務業的歧視,和涉及歧視的管理方式。
周延禮:預計全年保費收入達4.7萬億
未來,中國繼續保持著第二位世界保險大國的地位,預計2019年還會繼續縮短與頭位的距離,頭位即是美國保險市場。
嘉賓語錄
美國鋼材、鋁和煤炭生產制造行業向低成本國家轉移,取而代之的是軟件業、醫療服務和機器人技術行業。在此情形下,特朗普式的關稅政策一旦實施,只會推高價格水平,降低國民生活水準。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我不反對周期調控,但在大幅度實行寬松貨幣政策時,需警惕形成新的僵尸企業融資渠道的風險。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數字貨幣將在未來全球數字經濟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當前,我們有必要研究發行由中國主導的全球性數字貨幣可行性路徑和實施方案。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長李禮輝- 格林斯潘:央行是否發行數字貨幣是政治問題,而不是經濟問題
各個國家或央行發行貨幣,作為主權發行國,央行在這方面不會有任何的異議,這個并非是在經濟領域的話題,更多是政治領域的一個話題。
- 周小川:服務業發展存在歷史歧視 金融占GDP比重不能簡單看待
服務業發展是我們經濟結構轉變的重點之一,要想發展好,要消除傳統計劃經濟以及過去統計體系遺留下的對服務業的歧視,和涉及到這種歧視的管理方式。
- 周延禮:預計全年保費收入可達4.7萬億
2019年前三季度 3.45萬億的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2.58%,進入了雙位數的發展軌道。預計全年保費收入大約在4.5萬億到4.7萬億之間,總資產規模有望超過20.8萬億。
- 蔡昉:打破社會性流動中的零和博弈,必須更加重視教育及社會保障建設
除了從供給側、需求側保證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從社會角度來講,一方面,要拓寬疏通社會性流動的通道。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個更加普惠的社會保障制度。
- 白春禮:科技創新的主要發展趨勢和重點突破方向
人工智能發展帶動新一輪科技革命,未來十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將進入高速增長期。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大約70%的公司將會采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新增經濟規模將達到13萬億美元。
- 于學軍:全球貨幣政策和科技發展將決定明年經濟走勢
全球貨幣政策的趨勢性調整和科技尤其是5G商業化應用的發展變化,會對明年經濟發展產生較大影響。2020年,是值得細心觀察和用心期待的一年。
- 王忠民:經濟下行周期中,金融更應發揮出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金融不僅要在經濟快速成長期服務實體經濟、服務頭部產業,更要在經濟寒冬期、低潮期發揮出作用。在經濟發展遇到困難時,才是金融釋放最佳服務能力、最佳服務工具和更好服務社會的時候。
- 戴小京:中國資本市場加快開放,既帶來創新理念,也帶來新挑戰
中國的資本列車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與世界經濟進一步接軌,展望未來,深化改革和加快開放,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更多創新模式和先進理念的同時,也會讓國內投資者面臨新的挑戰。
- 康曉陽:證券分析師是證券市場的理性力量,讓A股波動有了價值軸心
中國證券市場近30年風風雨雨,證券分析師隊伍不斷成長、壯大,成為這個市場不可或缺的一股中堅力量,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群體,中國證券市場才多了一份理性的力量。
- 文啟斯:德勤致力于成為證券業首選服務機構
德勤作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專業服務機構,一直關注著中國金融行業,特別是證券行業的發展,并致力于成為金融行業證券行業首選的服務機構。
- 黃益平:實行寬松貨幣政策時,應警惕形成僵尸企業融資通道的風險
中國邊際成本產出率在明顯上升,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的效率已經下降了,當央行實行大幅度寬松貨幣政策時,應當警惕因此可能形成的新的僵尸企業融資渠道風險。
- 曹遠征:全球經濟依然處于分化中 防范風險更為關鍵
隨著全要素生產率下降,全球處在新技術革命前夜。全球來看,過去十年間,盡管有種種宏觀經濟政策出臺,利率甚至一度為零,但經濟增長始終乏力,這樣的低增長態勢或將維持一段時期。
-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得到緩解
20個國家央行正在放松貨幣政策、利率水平即將降到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同時財政政策去年也小幅擴張,與年初相比,全球經濟面臨較大衰退風險得到緩解。
- Shaun ROACHE: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挑戰 消費阻止經濟衰退能力顯現
全球主要國家居民消費并未表現出頹勢,數據顯示美國居民消費依然強勁。只要美國消費者還在消費,就不會出現經濟衰退,居民消費會阻止美國在未來幾個月間進入衰退。
- IMF駐華首席代表席睿德:2020年全球經濟發展不會陷入衰退
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更大的改革開放,更有活力的經濟,能夠使資源得到更好配置。無論國企還是私企,只要資源最終流向最具生產力的部門,那么中國經濟的未來也就是光明的。
- 任澤平:當前要用改革的辦法穩增長,財政政策優于貨幣政策
當前要用改革的辦法穩增長,財政優于貨幣。繼續推動財稅改革,同時貨幣政策適當降息降準,配合好寬信用的政策。
- 李鐵:政府職能如果沒能適應高質量發展及時轉換,會約束企業發展
當政府的所有職能都沒有發生變化,提出高質量發展,就等于強化了監管。各個部門都拿“高質量”作為嚴苛的條件,結果反而是限制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 高培勇: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摒棄慣性思維
應試圖在高質量發展與高速增長之間劃一條分界線,從而時刻告誡自己,現在是在分界線的右邊而不是在它的左邊,是在高質量發展這一邊,而不是在高速增長那一邊,這可能是一種有效的辦法。
- 朱云來:經濟新常態,轉型新挑戰
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的問題也伴隨發展逐漸積累。我們未來的新產業應該是什么?如果是服務業,則面臨的問題是服務業的經濟效率還相對較低,如何更高效并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
- 白重恩:適應中低速增長,破解營商環境轉型挑戰
經濟增長模式過去較多依賴政府主導投資,現在不能再繼續走這條路,要讓企業起更大作用,就要改善營商環境,讓企業能夠有積極性,同時又能有效的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 屠光紹:完善和促進中國金融發展的三大趨勢,重在變字
第一個趨勢變化就是金融科技帶來必然的變局;第二大趨勢變化表現為,中國的金融體系正經歷著必需的變革;第三個“變”表現為,金融理念正面臨著必要的變更。
- 管濤:國內企業對匯率波動的風險管理處于被動狀態
國內企業目前對于匯率波動的風險管理處于一種比較被動的狀態,是一種滯后反應,這是我們進一步擴大開放、面對匯率彈性要面臨的大挑戰。
- 李揚:發展資本市場,降低債務依賴
大多數國家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會面臨“增長靠投資、投資靠政府、政府沒有錢靠借債”的局面。但他們必須要注意:借債絕不是免費的午餐。要走出這一怪圈,治本之道就是發展資本市場。
- 馬蔚華:引進外資行有助于學習其混業經營隔離風險措施
這次擴大改革開放,引進國際大銀行,一方面在競爭中可以學習國際大銀行混業經營經驗,特別是隔離風險措施,而另一方面也給監管當局在制度上深化改革會奠定實踐基礎。
- 錢于軍:開放金融市場提升了中國整體金融業的服務水平
在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過程中,受益的不僅僅是外方,更是中國整體金融行業。開放之后,資金進來了,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和中國上市公司的總體水平也就提升了。
- 范文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期, 如何從金融大國邁向金融強國?
歷史表明,我們的開放時機非常重要,國家經濟實力強盛的時候,我們在對外經濟交往中可以主導關稅等對外開放條件,這樣的主動開放是有利的,如果對外封閉,就將錯失我們的開放機遇。
- 張燕生:如何讓智能制造盡快產生實實在在的效益?
為實現這一目標,未來應創造一流的大學和人才,創造一流的創新鏈和科研院所,創造一流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公共技術平臺,來解決中小企業傳統制造業缺技術、缺人才、缺品牌的瓶頸。
- 董云庭:數據產業化和產業數據化,可能是智能制造的本質
推進智能制造可以加快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解決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問題。工業3.0跟工業4.0本質區別是,4.0要解決制造過程中每個節點智能化,目前很多企業智能生產系統離智能還有距離。
- 蔡洪平:中國的智能制造缺精度、可靠度和耐久度
第四次工業革命中,AI、工業4.0、量子技術等都將會有大發展,這是中國巨大的一次機會,我們應該抓住。在參觀了很多歐洲企業后,發現我國和發達國家在高端制造領域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
- 張啟亮:工業互聯網應從四個方面推動數字化
通過數據,整個工業互聯網從四個方面推動數字化:重構生產模式、重構服務模式、重構商業模式、重構企業的核心數據的競爭能力。
- 何桂立:多管齊下,化解智能制造面臨的三大挑戰
重點開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引導市場需求顯性化,充分利用制造業門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帶動供給側產業變革與技術創新;二是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是打造一體化創新生態。
- 唐修國:包括制造業在內的所有產業都要擁抱數字化變革
當今制造業所面臨的最大變革,就是數字化。根據我們的理解,數字化就是利用技術發展的基本流程,結合歐洲工業4.0的步伐,在我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框架下進行發展。
- 李禮輝:應研究發行由中國主導的全球數字貨幣實施方案
法定數字貨幣要進一步研究,如替代范圍選擇、可控匿名尺度、脫網運行技術等。數字貨幣在全球數字經濟中居核心地位,有必要研究發行由中國主導的全球性數字貨幣可行性路徑和實施方案。
- 王永利:央行數字貨幣不是一種新的貨幣
貨幣最本質的定位和核心的功能是價值尺度,作為價值尺度,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幣值的相對穩定,貨幣需要從實物里退出來,回歸它社會財富的本原。貨幣必須從財富里脫離出來,完全成為這個財富的價值對應物或者表征物,它就是一個符號。
- 彭文生:央行發行數字貨幣,首要問題是“是否支付利息”
無論私人數字貨幣、Libra、微信支付、支付寶等,還是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都會對現有金融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央行數字貨幣涉及競爭者or監管者角色問題,要考慮平衡兩者間關系。
高峰論壇:全球新視野下的財富管理
2018年4月9日李山泉:全球流動性過大,財政貨幣政策接近盡頭
全球的流動性過大,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不能說走到盡頭,已經走到了很難走的高度。財政政策發展到今天,各個國家的財政赤字已經非常高,還有多大的余地繼續發而不引起任何危機或者糟糕的事件,這個恐怕都是值得關注的領域,在這個領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黑天鵝事件。
嘉賓
- ·王 沿,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 ·邢自強,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 ·李 山,絲路金融公司董事長、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
- ·李山泉,奧本海默基金高級副總裁
- ·李富軍,歌斐資產投資合伙人、全委投資董事總經理
- ·Bob ROSE(主持人)《巴倫》副主編
- 陸挺:明年和后年將是中資企業美元債的還貸高峰期
中資企業海外美元債的存量大幅增加。2014年初,中資企業海外美元債的存量為1500億美金,到去年時存量已達7500億美金,現在已經是8700億美金,其中房地產和金融企業發行的存量超過一半。
- 伍戈:中國經濟存在趨穩動力 房地產動能韌性很強
2萬億減稅及基建總體上升態勢,表明中國的財政政策是積極的??陀^來講,當穩增長或者調結構,穩增長的力量是在發生作用的。貸款端利率出現邊際變化,在此變化中產生很多動能。
- 潘向東:注冊制更在乎信息公正透明,集體訴訟制宜盡快推出
我們的投資理念未來會跟國際接軌,注冊制也跟國際接軌,法律監管最好也跟國際接軌,不要企業上來了,一退市,投資者就沒有保障了。所以,我希望集體訴訟制也隨之盡快地推出。
- 劉鋒:金融市場有效運轉的基礎條件是信息對稱
傳遞資本市場信息需及時、準確、全面,這是基本的要求。既然是資本市場,就應該秉著資本市場的規矩、規律來運轉,監管部門、中介機構及其他市場的參與主體都應該以此標準為準繩。
- 王涵:推動國內長期資金制度建設對經濟轉型有重要作用
長期資金的流入有助于降低國內資本市場短錢長用的問題,進而會壓低國內資本市場的波動率。在過去的一兩年時間里面,中國整體的對外金融市場以及資本市場的開放,整個進程是提速又提速。
夜話一:未來?科技驅動產業升級
2018年4月9日陳煜波:數字化轉型正從消費端向制造生產端遷移
數字人才集中在軟件和IT服務行業,其次是制造業,再其次是計算機、網絡和硬件、消費品。不同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本質上是靠數字人才的跨行業流動和溢出效應,接近60%的數字人才流向計算機網絡與硬件、公司服務、制造和金融四大行業。
嘉賓
- ·陳煜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 ·陳志敏,海量數據董事長
- ·張培武,亦創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 ·趙 燕,華熙生物董事長
- ·許式偉,七牛云創始人兼CEO
- ·李紫建,豐瑞祥總裁、祥付寶董事長
- ·謝麗容(主持人)《財經》雜志助理主編
高峰論壇:中國加速發展都市圈的挑戰與機遇
2018年4月9日秦虹:城市化進高級發展階段 五因素影響都市圈形成
從發展規律上來說,中國的城市化進入高級發展階段,城市化發展的格局出現了一種新的發展現象,所以城市群、都市圈毫無疑問是未來中國城市發展的一種新格局。城市化新格局對產業布局、市場發展、公共服務的提供等都提出了嶄新的要求。
嘉賓
- ·秦 虹,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高級研究員、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
- ·顧 強,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
- ·劉 羽,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區域經濟與房地產行業中心首席研究
- ·吳 衍,平安不動產首席設計師
- ·劉 松,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
- ·王永平,全國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
- ·馬 克(主持人)《財經》執行主編
圓桌對話一:金融開放下的資管格局重塑
2018年4月9日何昭:資產管理春天已來 預計黃金周期是未來5-10年
中國的資產管理是一個潛力巨大無比的市場,這也是眾多外資機構拓展中國市場的原因。因為歐美的新興發達市場,長期處于一個低利率、低回報的市場環境,資本是逐利的,他們更愿意到回報相對高的新興市場。
嘉賓
- ·瞿秋平,海通證券總經理
- ·周 熙,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董事長
- ·何 昭,法巴海外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 ·黎 濤,富敦投資中國區總經理
- ·康曉陽,天馬資產董事長兼今日投資創始人
- ·鄒潤芳(主持人)天風證券董事總經理、研究所副所長
圓桌對話二:新形勢下的投資策略
2018年4月9日王慶:明年A股估值修復空間要小很多
今年以來的行情,尤其前四個月,主要是估值修復,業績驅動是次要的。4月份以后的行情很明顯呈現結構性特征。明年整體上估值修復空間要小很多,如果有行情的話,我們也要指望有一個業績驅動。
嘉賓
- ·楊 玲,星石投資總經理
- ·劉青山,清和泉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
- ·王 慶,重陽投資總裁
- ·黃付生,太平洋證券研究所所長
- ·武超則,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長
- ·劉雪峰(主持人)廣發證券研究中心執行董事、計算機行業首席分析師
年會議程
- 11月12號 星期二
- 11月13號 星期三
時間 | 主題 | 嘉賓 |
08:00-09:00 | 參會注冊 | |
09:05-10:05 | 對話 | - Alan GREENSPAN(艾倫?格林斯潘),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 |
10:05-11:10 | 主旨演講 |
發布人 - 周小川,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 - 白春禮,中國科學院院長 中國人民銀行領導 - 于學軍,中國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 |
11:10-12:30 | 全體大會一:全球經濟挑戰與應對 |
主持人 主題演講 |
12:30-13:00 | 午餐 |
|
13:00-14:30 | 全體大會二:適應中低增速 破解轉型挑戰 | 主持人 主題演講 |
14:30-16:00 | 全體大會三:金融加速改革開放下的新機遇 | 主持人 主旨演講 |
16:45-18:45 | 《財經》年度對話: 中美博弈與破局 | 主持人 圓桌對話 |
16:45-18:15 | 高峰論壇:全球新視野下的財富管理 | 主持人 圓桌對話 |
19:30-21:00 | 煮酒夜話 夜話一:未來?科技驅動產業升級 |
主持人 圓桌對話 |
13:00-14:30 | 煮酒夜話 夜話二:“數字金融”的前景與未來 |
主持人: 圓桌對話 |
時間 | 主題 | 嘉賓 |
08:00-09:00 | 參會注冊 | |
09:00-10:00 | 主旨演講 - 蔡 昉,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 周延禮,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保監會副主席 - 王忠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 |
|
10:00-11:20 | 全體大會四:智能制造推動中國經濟轉型 |
主持人 |
11:20-12:40 | 全體大會五: 數字貨幣的沖擊與應對 | 主持人 |
14:00-15:30 | 高峰論壇:中國加速發展都市圈的挑戰與機遇 | 主持人 主題演講 圓桌對話 |
14:00-18:30 | 高峰論壇:創造資本市場新價值 | 致 辭 中國資本市場《財經》研究今榜啟動儀式 高峰論壇:資本市場改革與開放 圓桌對話一:金融開放下的資管格局重塑 圓桌對話二:新形勢下的投資策略 |
17:30-18:30 | 中國資本市場《財經》研究今榜頒獎典禮 | |
18:30 | 晚宴(僅限受邀嘉賓) |
[京ICP證09002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040250] 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海工商廣字第040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5241號
Copyright 財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